夯实质量安全基础推动监管模式转型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 工作交流  
摘要: 文章来源:

上半年,各区、县级市质监局结合辖区实际,以综合巡查和网格化监管为手段,以质量提升和专项整治为载体,以兴业强市和质量惠民为目标,扎实有效地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监管工作逐步从微观向宏观转变。
(一)开展质量兴业强区活动,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
各区、县级市质监局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协调,努力争取将质量兴区(园)、兴业等活动纳入当地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以质量提升促进当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番禺、萝岗、荔湾、从化开展了质量兴区(市)活动,大部分区、县级市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质量兴业(园)活动,在黄埔云浦工业园、从化经济开发区、白云民科园、荔湾电子数码基地工业园、天河高唐工业园等7个园区开展质量兴园活动。花都音视频和皮具、番禺洗涤机械、增城汽配、南沙危化品、越秀验配眼镜等行业开展了质量兴业活动,促进了产业质量竞争力的提高。
番禺局充分发挥区质量兴业强区及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推动出台13个质量兴业强区实施细则,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质量奖励专项资金达到800万元。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向镇(街)通报,争取基层政府对质量工作的支持。花都局落实区“一镇一产业”的战略布局,对600家皮具企业进行全面专项调查和监督抽查,推进皮革皮具产业优化升级的方案被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萝岗局成立区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健全区质量奖等激励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二)加强质量状况分析,服务政府决策。
市局编制了《广州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析报告》和、《2008年广州市工业产品质量状况报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对质量竞争力指数分析报告作出重要批示:“此项工作很有意义。要运用好测评成果,加大质量兴业强市工作力度。”
越秀、海珠、番禺、白云、增城、荔湾、天河、黄埔、花都、从化等区局对辖区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及时报告区(县级市)政府,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荔湾局通过全面普查,摸清了辖区1056家生产企业的基本状况,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和建议,并向区政府报告,为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参考。增城局贴近政府工作思路,推进汽配、汽车空调行业质量提升工程。天河局对全区产品质量状况开展分析,重点剖析服装、人造板、玩具等问题较多的行业,明确监管思路和工作措施。
二、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监管工作逐步从管产品到管企业转变。
(一)立足于惠民利企,加强服务帮扶。
各区、县级市质监局结合“质监服务年”活动,通过免费派发各类工作指引和质量管理知识光盘、组织企业免费培训质量管理知识、召开质量分析会等,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提高落实主体责任的能力。
黄埔局对辖区重点企业实行约谈制度,采取“及时宣贯、前置监管、细致帮扶、全程跟踪”等措施,深入工业园区现场办公,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南沙局制定危险化学品、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管理规范和人造板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在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设立质监工作站,定期派驻工作人员,指导相关企业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二)立足于信用监管,建立质量诚信体系。
市局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质量信用评价软件系统,建立了以企业质量档案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以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为核心、以分类分级监管为手段的安全类产品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对1121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进行了评价。
从化局将网格化监管与综合巡查相结合,明确每一网格的重点监管企业及其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监管,巡查质量明显上升,巡查企业数增加近一倍,指导帮扶企业数增加60%。番禺局探索将企业质量信用记录与辖区中小企业信用平台对接,为金融机构对企业授信提供参考,倡导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理念,有效地促使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海珠局根据企业的信用类别、行业风险和地域风险,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相应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达到合理分配监管力量、提高工作效能的目的。
三、开展专项整治,监管工作从面面俱到向突出重点转变。
各区、县级市质监局围绕辖区内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积极开展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取得较好成效。
白云局采取召开质量分析会、现场教学会、实地观摩、加大检查频次、关键控制点监控等多种形式,对音视频、人造板等重点行业开展整治,对违规生产进行重罚,加大震慑力度。越秀局联合工商、药监、眼镜商会、街道办、技术机构、眼镜批发市场管理者深化眼镜行业整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对违法经营业户建立退出机制,基本杜绝了无证生产加工行为,整治效果明显。海珠局和工商分局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及时交流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情况,不定期开展查处无证照和证照不齐生产企业的联合执法行动。
四、加强风险监控,监管工作逐步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
以质量信用评价系统为载体,以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加强风险预警,对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对评价结果为C、D级的企业,按分数高低显示不同级别的预警状态;对各个地区或行业,通过设定的阀值,显示不同级别的预警状态。全市人造板、电线电缆、验配眼镜等行业通过“信用预警”、“信用淘汰”,使122家质量管理混乱、不能持续保持生产条件的企业退出生产经营,C级企业减少57.5%,产品合格率达94%以上,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各区、县级市质监局结合网格化巡查,确定辖区的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风险,建立风险快速处置机制,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
番禺局制订了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手册,以市局信用等级评价系统预警信息为基础,探索建立产品质量风险快速反应机制。从化局对从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进行质量信用评价,针对不同等级企业存在的同类问题,对高风险指标进行预警,实行相应的整治和帮扶措施,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脚注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质量认证监督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委员会